天平在肩丨邱平平:选择了这份职业,就像邂逅了“一生所爱”

发布时间:2020-06-09 19:17:26



    编者按

    天平在肩,责任如山。在洛阳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守护正义的磅礴力量,除恶扬善,定分止争,维护着这座城市的和谐与稳定。他们怀揣振奋拼搏、不负使命的昂扬抱负,在时代浪潮中开拓进取、砥砺前行。他们是洛阳法院人,是我们身边闪耀着奋进之光的人,在奋斗不息、追求卓越中薪火相传。

    日前,河南省高院召开全省法院工作会议。会上宣读了2019年度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决定,洛阳两级法院多个集体、个人榜上有名。

    洛阳中院微信公众号推出“天平在肩”专栏,记录这些荣获表彰的洛阳法院人。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认识他们,倾听他们庭里庭外的故事,感受他们在平凡岗位上绽放的光彩人生。

    本期榜样

    今天小编为大家讲述洛阳中院民一庭副庭长、员额法官邱平平的故事。邱平平荣立2019年度全省法院个人二等功。

    初见她时,一张娃娃脸,柔情似水,笑意盈盈,用女性特有的细腻赋予法律以温情;深入了解她时,她又是肩担道义,工作起来雷厉风行的“铁娘子”。她就是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员额法官邱平平。谈起她,人们怎样都绕不开这几个词:专业细致、恪尽职守、心系群众。

    多年来,正是对这几个词的坚持,让她从一名普通法官,成长为多次荣立个人二等功、“河南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干警”的全省法院先进个人。

    初入法院,邂逅了“一生所爱”

    “审判实践让我知道什么是创新与担当”

    机缘巧合下选择了法律这个专业,机缘巧合进了法院,机缘巧合当了法官。可是,当我明白这个职业的使命和责任后,就没有想过离开。法院里每个人都干劲十足,都怀揣着维护公平正义的理想,感染着我,激励着我。法官这份职业,对我来说,就是“一生所爱”。

    2008年,我通过公务员考试招录到洛阳中院工作,2009年2月被分配至破产审判庭。2010年7月被任命为助理审判员,至此开始了我的破产审判生涯。

    五年的破产审判实践,概括起来就是创新和担当。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

    某企业破产重整案件,我们在制定企业重整方案时,发现该企业的最大债权人系某银行,享有该企业主要资产的抵押权及收益权,如果依法处置,其他中小债权人将无财产可供分配,银行的优先受偿权怎么解决?中小债权人的利益如何保护?这个问题困扰我们很久,我们尝试与银行协调多次但最终未能达成一致。

    后来,我们改变思路,召开专家论证会,在政府的支持下,指导管理人与银行启动谈判程序进行谈判,最终该银行同意部分清偿,不足部分通过其他办法解决。

    那次破产企业的顺利清偿,让我认识到了:创新是一种境界,担当是一种情怀,做破产法官如此,做其他法官亦是如此。

    转战民事审判,享受公正裁判的快乐

    “我们要尽最大努力把案件办到最好”

    2015年2月,我调整至民一庭工作。五年的民事审判实践,经过无数次开庭审理、居中调解、查阅资料、疾笔下判,我练就了“平常心”和“责任心”。默默倾听双方的诉求而面带微笑耐心劝导,对企业老板拖欠劳动者工资而有理有据教育劝导,认真地体会双方在利益上的诉求,找准平衡点,享受公正裁判的快乐。

    记得审理的某公司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案件,该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事故造成工伤,经鉴定为五级伤残。后因身体原因,无奈向公司递交解除劳动合同申请,为了得到工伤待遇赔偿,该劳动者按照公司要求写下自愿放弃经济补偿金的承诺书。

    开庭审理中,看到该劳动者因工伤事故烧伤的面目全非,红肿的双眼尽是对劳动仲裁裁决书及一审判决不予支持其诉求的无助,在屡次调解无效的情况下,最终认定公司要求劳动者自愿放弃经济补偿金的行为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为无效,并判决公司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该案二审从立案至结案共15天,在接到劳动者感谢的电话及公司要求判后答疑的申请时,我坦然面对。

    我们为之服务的人民,很多都是非常朴实的一些人——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困难一时无助的人,是在生活的艰辛中不放弃努力的人……他们构成了这个社会的背景,让我明白了平凡中的伟大,让我感受到民事审判工作的意义:以优质的服务减轻民负,以快捷的审理解决民忧,以积极的态度救助民权,以公正的裁判保护民利。

    对标改革,多思多想,跨前一步

    “我们要在司法改革中奉献进取”

    我的同事经常开玩笑地说,“平平一进入法庭或者是涉及到案件的事情,整个人气场就变了,不再是温言细语的那个她了。”“认真”可能是大家形容我时经常提到的词。

    2019年12月28日,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最高法院确定,洛阳成为开展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的20个城市之一,试点时间为期2年。

    “身处司法改革的浪潮,面对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身为青年法官的我们,必须对标改革目标,多思多想,跨前一步,力求解决好新问题、新矛盾。”谈起司法改革,邱平平信心十足。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所有工作计划都被打乱。那段日子,我坚守在法院,适用独任制审理民事案件、通过“云间”在线庭审、在线调解双方当事人、每天接打海量的电话解释案情,日历上满满的工作安排、笔记上满满的记录内容,都在默默述说着那段日子的努力与拼搏。

    在院党组的坚强领导和安排部署下,通过在线庭审,高效开庭审理民事案件,充分保障疫情防控关键期间当事人的人身安全和案件的按期审结。疫情防控期间,审结33起民事案件,我成为了疫情期间民庭结案数最多的法官。

    “对我们法官而言,案结事了是我们应尽的责任。疫情防控之下的特殊时期,这份责任也不能丢下。”

    忙碌于总也办不完的案件,在很多人眼里,我可能既不富有也不成功,但是,能够每天看着日出日落,能够充分享受工作及工作成果带来的快乐,也是一种幸福。

    平凡中的不断努力和坚守,我们才有一个值得大家为之付出、幸福生活的社会,许多人也因此多了一个努力和奋斗的理由。

    作为一名人民法官,关心群众司法需求、传递法治精神与力量,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是我进入法院以来不变的初心。执业十年,对我来说就像翻过了一页书,下一个十年、二十年,我初心不改。

责任编辑:王雨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