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案手记:解纠纷不一定“上公堂”

  发布时间:2012-07-18 09:37:35


    “多亏法院的庭前调解,这个仇我们才没有结下。”高某和王某终于握手言和了,本来闹到法院要打官司的两个人,不仅没有打官司,还一笑泯恩仇。这就是近日发生在栾川县法院的一幕。

    下午刚一上班,栾川县法院立案庭的工作人员刚打开办公室的门,早已等候在办公室外的两名三十多岁的青年人已急不可耐冲进办公室。

    “我要告他,他欠我10万不还,打电话也不接,就是想赖帐,今天正好在街上碰见他,把他拉到这,你们赶紧给我办啊。”

    “我啥时候说不还,你催恁紧,还到处说我坏话……”

    “先喝一杯水,压压火,消消气,有啥事咱坐下来慢慢说”立案庭庭长王志强庭长把他们领到了大厅隔壁的调解室。两人坐好后,王庭长和他们面对面坐下来,询问情况。交谈中得知,王某某因为做生意去年6月份借了高某10万元,并打了借条,后因为讨要出了矛盾才闹到法院。慢慢的,气氛已没有先前那样紧张,两人不时看看调解室墙上的展版,左面是“忍一时风平浪静,让三分海阔天空”,右面是“仁义巷”的小故事。双方都沉默不语。王庭长率先打破了僵局:“大家心平气和谈谈,看能不能协商解决。”

    “高兄弟你和王兄弟还是多年的老朋友,如果他现在确实经济困难,能不能让他分期还?不要因为年轻气胜连伙计情都不顾了,对吧?”听着王庭长的话,高某慢慢平静了下来:“是啊,我们都是十几年的朋友,我也不想闹到法院,但他不该连我电话也不接,以为他要赖账。”

    王庭长又回过头对王某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当初经济困难,人家相信你才把钱借给你,咱总不能恩将仇报吧?”王某看了高某一眼,“哎,说实在话,我主要是心里堵气,他催我催得紧,又在亲戚、朋友面前到处宣扬我借钱不还,说我赖皮,还说要到法院告我,我一气之下才关了手机。唉呀!不说了,我有一笔货款明天就到,明天让他和我一起去银行取钱。”

    看到握手言和的两个人,在场的人一个个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