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党员李廷玉

  发布时间:2012-11-14 16:36:44


    有这么一位排长,他曾在旧时的洛南县(今洛宁县洛河南岸)开展剿匪斗争,在大雪纷纷的莲花顶上,十几个人伙吃一碗玉米粥,却心如蜜甜。

    有这么一位参谋,他从洛宁随队整编走到云南,历时整整一年,一天吃上两顿饭,疾行百十公里,夜晚风餐露宿,也照样美梦不断。

    有这样一位团长,在中越边界,他带领战士在那片潮湿、高温、危险的热带雨林里,与敌人周旋,直至给予其毁灭性的打击。他在这里献出了他生命中最宝贵的二十年,却无怨无悔。

    就是这位团长,就是这位党员,为了不给组织增加负担,放弃了转业、离休的良好机会,选择了回乡务农。回乡务农,意味着他戎马一生的结束;回乡务农,意味着他没有了工资,没有了待遇;回乡务农,意味着他走了一个圆,又回到了起点。可是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做一个农民。

    还是这位团长,还是这位党员,他拒绝了国家给予他的三千元安家费。却请求部队用他的安家费为他的家乡买一辆拖拉机。那是1977年,农业机械依然缺乏的年代,这辆拖拉机开启了他的家乡农业机械化的序页。他说,我是农民的儿子,我参军入伍的时候,乡亲们敲锣打鼓的欢送我,我回来了,总该为家乡带些东西吧。

    这位党员,因为对党的无限忠诚及对人民的无私奉献,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爱戴,他被选为洛宁县陈吴乡陈吴村党支部书记。在农民生活中,他拉坏了三辆农用架子车,挑坏了三条扁担,当选了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今天,在洛宁县陈吴村,有一位老人,从2000年开始,每天步行10里路,风雨无阻,他说,他要用脚丈量红军走过的步伐,他在实现步行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心愿。他说他不是英雄,没有丰功伟绩,没有豪言壮语,只有生命中的点点滴滴。面对这位老人,我们怎能不肃然起敬!让我们记住他吧,一位曾经参加过渡江作战的英雄,一位曾经是团长的农民,一位永远的共产党员——李廷玉。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