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透过飞机眩窗,不无遗憾的我, 默诵着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向那“天堂的隔壁”,向那片纯净蔚蓝上镶嵌的圣洁的云彩,投下依依不舍的深情一瞥。
闭上眼睛,入藏的短短两天,想来简直度日如年。高山反应、严重缺氧、头疼难忍、心跳竞速,似洪水猛兽,摧折着我的筋骨和意志,损减了我的向往和激情。若不是同伴们的悉心照料与宽慰,若不是“凭”着入藏时刚下飞机那仅有的“惊鸿一瞥”,恐怕我这“一百多斤”,就要“铿锵有声”地撂在那里了!
记得走下飞机时,熙攘的人流簇拥着前行,拉萨灼人的日光,让人不得不戴上太阳帽。我眯着眼寻找迎接我们的人,“余光”却延伸到了近山,而在那山的边缘,竟伫立着一大团静静的、洁白如棉的云朵,云朵里面,又有许多立体的、色彩深浅不一的小朵朵叠加、拥抱,争奇斗艳……那不是小时候家乡麦场上的棉花垛吗?那一瞬间,我感觉,天空的蓝,似乎逊色了不少。再往别处瞧,同样是一大团一大团的云朵,就那样伫立着,一动不动,俨然天空的卫士,又不乏花团锦簇,诱人遐想……前来接应的一位藏胞,将洁白的哈达献与我:走吧,大姐,西藏的景色,有你看的!
接下来的日子,游览布达拉宫, 想一睹西藏最美、最宏伟神奇的建筑,刚走至地道口,就上气不接下气;徜徉大昭寺,想零距离了解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和亲”铸就的汉藏友谊团结,却心跳加速;听同伴绘声绘色地讲珠峰雪景如何雄伟壮观,却只能眼巴巴地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独自喟叹……坐在罗布林卡公园附近的广场上,无奈、无聊之际,机场上瞥见的那云朵,又在心中游荡。抬头仰望,“蓝蓝的天空白云飘”,洁白无瑕的云朵仿佛触手可及,清冷的气息沁入心脾。我扔掉手中的氧气瓶,大口大口地吮吸着这海拔4000米以上的天地之气,起伏的心绪慢慢地趋于平静:人为的建筑固然凝聚着祖先前人的智慧汗水,讲述着悠远的动人故事和精彩,然而,亲近自然,做一个虔诚的天之“教徒”,在乎一片云,膜拜人们司空见惯的自然存在,亦是净化心灵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径。在这儿,你几乎听不到有关房价飙升的讯息,也很难捕捉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镜头;你不会因“堵车”而忧心忡忡,更不必在意就医排队等候的焦虑……远离内地,生活虽觉有些孤独不便,可是,天空明镜如洗,云彩静美不言,气氛祥和安逸,人们的步履节奏平稳,自由自在。置身于此,心静有大美,还会遗憾吗?
在西藏的两天,虽然行走很少,但我却不止一次地看到藏胞们脸上挂着云彩般闲适的笑容。多少年前,农奴制恰似天空的阴霾,笼罩着他们的身心,是共产党将他们从苦海中拯救出来,才赢得了今天的自由和民主。“扎西德勒”,“扎西德勒”,拉萨街头那飘展的彩旗,标注“民族团结”的条幅,手摇念珠、匍匐跪拜的藏胞,不就是天上的朵朵祥云,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一种灵气十足的投射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不带走一片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