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是人民法官义不容辞的责任。
——白利军
白利军同志,男,41岁,汉族,洛阳市吉利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一级法官。1995年通过统一招录由教育系统进入吉利区人民法院工作至今,历任书记员、助审员、法警、执行员、审判员,现任执行局副局长兼执行裁决庭庭长,2007年度,他所在的民事审判第一庭被评为洛阳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贡献奖先进集体,2007、2008年度他本人被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授予个人嘉奖;2008年度他本人所在的执行局荣立集体三等功,他本人荣获洛阳市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贡献奖先进个人。
白利军同志长期从事民事审判和执行工作,在工作中注重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持别是注重对妇女儿童的保护。无论是审判工作,还是在执行工作中他都能够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充分发挥司法调解职能,注重“调判”结合,耐心、细致地审理、执行每一起涉及婚姻家庭纠纷的案件,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民事权益,用实际工作努力践行司法为民、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一、热心公益宣传法律,提高群众法律意识
白利军同志工作中注重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一是积极送法进校园、进社区,到中小学校、社区讲授法制课,每年至少讲课6次,为在校的中小学生和社区居民讲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教育广大教师和群众要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引导青少年和女同志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增强了学生和女同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二是在“三八妇女节”、“12.4”法制宣传日以及每月10日,积极与其他干警一起走上街头开展义务法律咨询活动,解答群众提出的法律咨询,面对面帮助群众特别是“妇幼老弱”群体解决生活中的法律难题。他个人每年平均接待解答群众咨询都在200次左右。三是结合审判实际,积极撰写法制宣传稿件,在中央级、省级和市级的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刊发播出,平均每年撰写发表法制宣传稿件40余篇,广泛宣传妇女儿童维权审判案例,大力倡导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良好风尚,鼓励妇女、儿童拿起法律武器反对家庭暴力,共创和谐社会。四是在审理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中,注重对案件当事人的当面宣传教育,对有过错的一方给予批评教育,尽量促成夫妻和睦、家庭和解。近两年来,白利军同志审理婚姻家庭纠纷案件53起,经他耐心调解,夫妻关系重归于好的有28对,获得了当事人的广泛好评。
二、公正严明依法办案,注重和谐认真调解
在审理婚姻家庭纠纷案件中,白利军同志公正严明、一丝不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手段,把握住各个阶段的有利条件,耐心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努力化解家庭矛盾纠纷,切实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一是坚持庭前调解,争取在庭审前解开夫妻双方的矛盾和心结,使夫妻双方和气而归。二是坚持庭审中调解,根据庭审中双方举出的证据,结合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再次对当事人双方做耐心细致的和解工作,力争在判决前促使双方化解怨气、撤诉和好。三是坚持判决后调解。案件判决后,白利军同志仍要想方设法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虽然案件是因为调解不成才判决,但是在宣判后,当事人的想法就可能有所改变,再进行一次努力,就有可能促成和解。遇到夫妻感情彻底破裂、实在调解不成的案件,白利军同志为避免久拖不决、给当事人造成新的思想压力和痛苦,及时依法判决。但在财产处理和抚养费负担方面,尽可能照顾妇女儿童。2008年以来,白利军同志审结婚姻家庭纠纷案件53件,其中有36件调解成功(含调处离婚8件),调解率达68%,积极维护了家庭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三、心系群众关爱民生,助弱扶老奉献社会
白利军同志平时能急群众之所急,想当事人之所想,心中始终装着群众、装着“妇幼老弱”。他在审理王某(男)诉王某(女)离婚纠纷一案中,开庭时,原、被告对离婚的意见一致,都同意离婚,可就是在小孩抚养问题上双方争执不下,双方不是争着要抚养孩子,而是互相推诿,坚决要求另一方抚养小孩,自己愿意负担抚养费,真是一件奇怪的案件!平常的离婚案件中,大多是夫妻俩争要孩子,还没有遇到谁也不愿意抚养孩子这种情况。就在合议庭休庭做调解工作时,女方在开庭笔录上签完名字就匆忙跑出法庭,男方见状,连名字都没签也拔腿跑出法庭,却将他们不满5岁的儿子丢在法庭,任凭白利军同志喊也不回头,无论再怎么打电话,双方当事人就是不接,而他们可怜的儿子不见父母了,在法庭哭啼不止。此时已值中午12点,看着满面泪水、一脸无辜的孩子,白利军同志作为一个堂堂男子汉,不禁流下了眼泪,他既气愤狠心的父母,又心疼年幼的孩子。他先将孩子带回家,与妻子一块细心照料,发现这个孩子有先天性的疾病,任凭怎么逗他,就是发不出正确的语言。这才明白原被告不愿抚养孩子的真正原因,他们是把这个孩子视为包袱和累赘呀!白利军同志多次与孩子父母住所地的村委会联系,与其家庭成员做工作,并亲自将孩子送往其爷爷家中,接下来又与孩子的父亲进行沟通,从血缘亲情到法律责任,苦口婆心地做了两天的思想工作,终于说得孩子的父亲低下了头,重新拾回了父子亲情。像这样典型的家庭纠纷案件,白利军同志每年总要遇上两三起,每次他都以心换心,通过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稳妥予以处理,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理解,受到了当事人的尊重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