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廷军案”所想到的

——观看《从“一把手”到“阶下囚”》有感

  发布时间:2013-04-19 14:34:18


    洛宁县人民法院“廉政警示教育夜校”于2013年3月启动。“王廷军案”是警示教育案例之一。王廷军,原河南省西平县委书记,生于1958年12月20日,因利用职务之便,在人事安排方面以权谋私,多次收受他人贿赂,2010年1月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

    天下父母,谁不期盼阖家团圆,子女有成;世间儿女,谁不渴望成长立业,福报家门。然而,河南省西平县原县委书记王廷军,在2001至2008年任职期间,利用手中的权利,大胆“搅浑”人事任免、项目审批等诸多领域,大肆收受礼金、贿赂252万元,美元5.8万元,“实现”了从“一把手”到“阶下囚”的蜕变。

苍发白面、身着囚衣的王廷军,神情沮丧地对记者说:“得知自己出了事,舅舅一气之下喝了农药;丈母娘伤心欲绝哭瞎了眼睛……”当问及出狱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时,王廷军的回答颇为悲催,令人感叹:“吃一点老百姓最好吃的油条、包子和豆腐脑”!

    王廷军不会忘记,到任伊始,他曾信心满满地自省自律——“送礼就是送错误,送钱就是送镣铐”的警示语不绝于心;纷繁忙碌的工作间隙,儿时母亲领其看戏的场景历历在目,“你长大了,要学杨家将,不学陈世美”的教诲常绕于耳;正厅级待遇,年收入不菲,完满幸福的小康生活,引了多少人的羡慕、仰望!

“没有节假日,很少有星期天,与五保户贫困户常常在一起促膝长谈”……夙夜在公,不辞辛劳,他成了公认的“拼命三郎”。如今,西平县早已跻身经济大发展的先进方阵,在老百姓心中,早先的王廷军确实功不可没。

    然而——

    王廷军不会忘记,自从当上“一把手”,前呼后拥、极尽讨好的大有人在;公堂受爵、私室谢恩的纷至沓来;豪奢酒宴、利益诱惑的源源不断。终于,他陷入了“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失”的泥沼,“立志做好官清官”的美好愿望,因了自身的财迷心窍和私欲膨胀,而将其彻底毁于一旦。

    王廷军不会忘记,那些跑官要官的下属,是怎样的“急切渴盼”——如果借此机会,自己以县委书记的“威严”身份,以一名被党培养多年的老党员的情怀,对他们动之于情,晓之于理,也不至于造成“人事任免占其贿赂的大多数”;面对经济领域的五光十色,他渐渐丧失了免疫力:欲求项目审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发商们,是那样的“神情焦灼”——觥筹交错之时,他若能平静如水,细数一下史上的廉吏,追思一下焦裕禄、孔繁森等,也全然不会落个“家徒四壁”的悲惨下场!

    王廷军更不会忘记,从小聪明好学的他,不仅学业畅达,而且事业也是顺风顺水。一家老小,众星捧月,全都视他为“主心骨”、“顶梁柱”。而恪守孝道的他,多想再为年迈的母亲,亲熬一碗香喷喷的小米粥;那一生耿直的舅舅啊,平时从不打扰自己。老人家命丧黄泉,永远也不会原谅他这个“不孝”的外甥;还有通情达理的丈母娘,为自己照看孩子,操心受累……

晚了,一切都晚了!

    透过“王廷军案”,我们不难看出,作为一个从政者,要想做一番利国利民的大事业,洁身自好,该是多么地重要和必不可少!人人都想做社会的栋梁之才,人人都视亲情孝道为世间最美好的东西,可是,一朝触“网”,又有谁能来挽救自己于水火呢?有道是,“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