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洛宁法院严格遵照“简约、周全、文明、高效”原则,充分体现“对外服务群众、对内服务审判”便民、便利、便捷的服务宗旨,三项措施拓展诉讼服务中心综合服务功能,努力打造司法为民工作平台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前沿阵地。
完善硬件设施,擦亮服务窗口。依照诉讼服务中心布局和服务设施配置,设立诉讼引导、立案审查、预立案调解、诉讼费预收结算、来访当事人等候区、法官会见室,形成柜台式“阳光办公”,实行咨询、立案、收费一站式服务,采取即收、即立、即收费,节省当事人诉讼时间和诉讼成本;配置触摸屏、电子显示屏、电脑、电话、打印机、复印机、饮水机、老花镜、报刊杂志等便民措施;充分发挥导诉台的窗口效应,在每个工作日安排1名中层负责人在当事人接待处提供咨询,告知诉讼风险,并由专人负责引导当事人诉讼,发放诉讼指南和便民服务卡,介绍办案程序和案件流程,联系案件承办法官,全力做到“法律咨询有人应、拨打电话有人接、提起诉讼有引导、提交材料有人收、求见法官有人找”, 让来访者真切感受到人性化司法关爱,真正实现“诉讼一站式、服务零距离”。
完善制度。在立案、信访大厅制定“一站式诉讼”流程、《信访条例》等制度并公开上墙,规范诉讼文书样本,方便群众诉讼。为方便当事人立案,我院依据交通事故物损、离婚继承、劳动争议、人身损害等常见诉讼类型材料规范诉讼文书样本,在诉讼服务中心进行各类案件证据材料范本展示,使当事人及时、直观地了解证据材料的样式及出具单位、当事人需提交的材料名称了解更多的相关规定,避免延误诉讼、执行。
优化人员配置,合理配置审判资源。从各部门选调审判经验丰富、善做群众工作的业务骨干和优秀年轻干警充实到诉讼服务中心,打造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为补充、诉讼调解为主导、司法审判作保障”的诉调对接新平台;积极推行预立案制度,聘请资深人民调解员常驻法院助调解,对符合小额诉讼适用条件的案件,引向小额诉讼快速通道处理;对当事人自愿进行诉前调解的传统民商事案件,在编立诉调案号后进行二次审核,畅通诉调对接;实现诉调无缝对接。对应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迅速分流至业务庭室,做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确保审判质效;设立信访接待工作室,用群众工作法统揽信访接待工作,实行院长、庭长、承办人三级信访接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