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1961年,党中央的领导人或是组成调查组,或是亲自深入到最基层去搞调查研究。
1961年5月3日,周恩来总理一行来到了伯延搞调研,在来的路上,沿路的枯枝就是无声的证明,新中国当时正面临着一场旱灾和饥荒。但是在调研过程中,从公社主任到老乡们都没有人愿意将实情告诉周总理,因为大家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不能给国家添麻烦。
一次座谈会,社员们黑压压的挤了一屋子,可是谁也不敢说话。是周总理平易近人的谦逊态度感染了大家,他就像家人一样和大家唠家常、问寒问暖。社员们终于把心里的真话、实情,像竹筒倒豆子般都说了出来。
听了社员们的话,周总理心里一震,泪水噙满了眼眶,他说到:还是我这个总理没当好,我先道歉,对不起大家。就这样,在四天四夜里,周总理走访了几十户农民家庭,与乡亲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走访调研考察中,了解了真实情况,伯延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取消集体食堂的人民公社。这就是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的故事概况。
那时候大家不叫苦,能坚持,这究竟是为啥呀?因为我们党和老百姓一起同甘共苦,他们是发自内心的去关心老百姓的疾苦,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这是一心为民、大公无私的公仆情怀。
周总理就是我们党的优秀代表,他的崇高、他的无私、他的品格、他的大爱都让我们敬佩。一个国家的总理都能设身处地的为老百姓着想,能实事求是把老百姓的疾苦反映上去,身体力行的去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这样的总理才是老百姓爱戴的好总理。
有介绍说,在《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拍摄的第一天,演员孙维民化好妆,坐在周总理曾经坐过的那把椅子上,还未开口,现场参演的老乡都哭成一片了。他们说:导演,你把周总理给俺们送回来了!听一听,这可是发自肺腑的声音。如果没有如此深厚的感情,老百姓怎么可能这样说呢?
我看到这个拍摄花絮的时候也是非常感动,老百姓是天,天能给人们提供阳光、空气和温暖;老百姓是地,地能给人们提供粮食、蔬菜和温馨的家园。谁把老百姓的事记挂在心里,谁能把老百姓当亲人一样对待,谁才能赢得老百姓的拥护、尊敬和爱戴。
目前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能否在思想上、行动上有个质的飞跃,我觉得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告诉我们,怎样才能做一个人民满意的党员干部。少说、多干,少唱高调、多脚踏实地,忘记自己的身份,只做人民的儿女,只去努力当好人民的公仆。
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我们的服务理念、服务宗旨、服务对象都不能变,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是我们当前最应该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走群众路线必须达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