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离婚率高的原因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6-03-14 09:37:57


    在当代农村,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口流动速度的增加,人们的婚恋观变得多元复杂,农村离婚率连年攀升,传统婚姻家庭秩序受到了冲击,居高不下的离婚率已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倡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高离婚率势必会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在司法实践中,各级法院,尤其是基层人民法院处理的离婚纠纷的数量之多、比例之高让人感慨,也令人深思。洛宁县人民法院自2010年以来,受理的离婚案件数量占民事案件总数量的比重持续保持在33%-35%之间,连续五年以来居高不下。如何妥善地处理农村离婚案件引发的社会问题,已成为基层法院处理农村离婚案件面临的重点问题。

    草率结婚,感情基础薄弱。农村人普遍较城市人结婚早,结婚年龄小,认识时间短,通过媒人介绍见面后便仓促结婚,感情基础薄弱,在农村离婚案件中,当事人相识不足一年便办理结婚登记,或者双方因怀孕仓促办理结婚登记的案例数不胜数。这种草率同居、结婚导致夫妻双方在婚后生活中,逐渐发现与对方性格不合,沟通困难进而导致夫妻感情破裂,最终走上离婚之路。

    长期在外务工,聚少离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劳动力流动速度增加,农村青壮劳动力多选择外出务工,追求更高生活水平,因而夫妻双方异地而居,一部分夫妻一方在外务工,另一方留守家庭,另一部分夫妻长年在不同的城市务工,长期分居两地导致感情逐渐淡化,还有一些青年长期在外工作,留恋外界生活,容易产生婚外情,这些原因都无形中推动了农村离婚率的升高。

    家庭暴力,酗酒、赌博等恶习导致离婚。由于受封建思想文化的影响,夫权思想仍然存在,部分男性常因家庭锁事,对妻子辱骂殴打和肆意虐待。还有一些男性常年酗酒赌博助长了家庭暴力,处于弱势群体的女方无力反抗,只能默默忍受,长期以来,大多数妇女选择通过司法途径结束婚姻,寻找新幸福。

    此外,与父母关系恶劣、赡养方面意见分歧、重男轻女思想严重都是造成农村高离婚率的原因。农村居高不下的离婚率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寻找方法缓解这一现状已成为当务之急。

    1、大力发展当地经济,把农村劳动力尽量留在当地务工。不断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使本地农民工能得到与在外地一样的待遇,同时也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这是减少农民力的流动的根本。此外,有关部门在组织劳动者外出务工时,应当充分考虑到这一社会问题,尽量让夫妻双方去同一地方务工,尽量避免夫妻两地分居。

    2、转变旧的婚姻观念,加强法制宣传和道德教育宣传,使广大农民养成良好的婚姻习惯。不断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和家庭责任感、提升农村人员思想道德素质,结婚要以感情为基础,相互包容,相互体谅,遇事寻求法律途径解决而非暴力对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婚姻观,从根本上杜绝买卖婚姻、包办婚姻、草率结婚等现象的发生,减少离婚案件发生的隐患。

    3、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引导夫妻双方正确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在处理离婚案件中,应坚持调解优先原则,对于有调解可能的案件,尽量进行调解疏通,引导当事人正确对待婚姻,多检讨自己的不足,多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避免当事人因一时冲动而导致离婚。

    4、法院审理中正确适用法律,公平合理处理涉农婚姻案件。在审判实践中,既要看婚姻基础,又要看婚后感情,感情确已破裂是判决准予离婚的法定理由,在认定感情是否破裂时要综合多方面,加大调解工作的投入力度,将调解贯穿到案件审理的全过程。

  

责任编辑:谢振国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