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瀍河区法院召开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活动新闻发布会。
瀍河区法院新闻发言人方倩主持新闻发布会。据介绍,本次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行动,于2016年12月10日开始,到2017年2月10日结束,为期两个月,以涉及人民群众生存生活的追索劳动报酬(包括农民工工资)、赡养费、抚养费、抚恤金、医疗损害赔偿、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工伤赔偿以及上级法院挂牌督办案件为重点,采取更加有效的执行措施,集中打击拒不执行人民法院生效裁判行为,提高案件执行效率,并逐步探索完善有利于保障民生的快速执行、主动执行、优先执行等制度机制。
在行动期间,该院将采取七项措施,权利对为执结的部分案件进行集中清理执行:一、积极主动采取执行措施。对新收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交通肇事、人生损害赔偿、劳动报酬等涉及民生的执行案件优先立案,优先执行。主动采取措施,及时调查、控制被执行人的财产,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财产;对特点困难的当事人实行缓、减免收执行费,为当事人寻求法律救济开通绿色通道;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协调配合,建立调裁执联动工作机制,快速查控被执行人财产。二、继续健全联动执行、协调配合等长效机制。与执行联动部门的联动配合,依法采取措施,确保案件得到及时执结;继续借助基层组织力量,深入查找被执行人及其财产线索,促使其主动履行主动债务。三、依法制裁规避执行为。加大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和暴力抗拒执行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充分利用罚款、拘留、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方式,促使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四、充分利用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确定及曝光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并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机构进行通报,实施联合信用惩戒。五、完善涉民生积案分类管理。加大对“赖账者”的打击力度。对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裁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要实行动态管理,定期查询被执行人财产状况,一旦发现有可供执行财产的,立即立案恢复执行。六、构建公开便民的执行工作机制。通过执行信息公开平台、服务热线、执行值班电话等多种形式,促进执行工作公开透明、方便快捷。七、依法开展执行救助工作。推动财产、民政、劳动部门等建立完善涉诉涉法救助资金制度、及时救助困难当事人,妥善化解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