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络之窗丨全国人大代表杨来法: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诉讼之前

  发布时间:2019-05-17 11:16:23



   “有些纠纷根本没有必要进入诉讼,直接在诉前就可调解解决,基层法庭人员少、工作量大,不能所有的案件都去法院开庭,尽量争取诉前调解,把矛盾化解掉,这样就免得当事人一遍遍的往法院跑,既减轻了司法成本,同时也减轻了当事人的负担。”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栾川县潭头镇拨云岭村党支部书记杨来法来到重渡沟景区,与潭头法庭法官一道,成功调解一起合同纠纷,将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在诉讼之前。

    郭女士于2009年5月1日与重渡沟的吴先生签订《协议书》,约定由郭女士在吴先生位于重渡沟的一处宅基地上建造宾馆,经营期限27年,每年向吴先生支付1.5万元生活费,经营期满宾馆不动产归吴先生所有,郭女士搬离。

    2018年底,为响应“培育中原高端民宿集群,打造北方乡村度假高地”的目标,郭女士决定对宾馆进行升级,并于 2019年初拆除了宾馆。但当郭女士准备在原址建造升级版新宾馆时,吴先生却拒绝其再建。郭女士一气之下将吴先生告上了法庭。

    为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向纵深发展,潭头法庭积极与杨来法代表工作室进行对接,杨来法决定和法官一起对该案进行调解。

    在重渡沟村委会办公室,杨来法代表听完双方的陈述后,没有急于调解,而是和双方当事人来到争议现场实地查看,又详细问询了双方争议的焦点,并征询了附近群众的意见。杨来法请双方当事人坐下来,从国法、天理、人情等层面对双方进行解释和引导。

    杨来法代表说:“十年前的重渡沟景区游客稀少,生意萧条。近年来,随着县委、县政府旅游强县的发展目标,如今的重渡沟已经在全省乃至全国名闻遐迩,每年要吸引几十万游客,不仅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景区内的群众家庭生活也日益得到改善。目前已进入旅游旺季,你们双方争议的地理位置正处于黄金地段,每年的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杨来法代表对双方进行劝解:”人家来给你投资盖宾馆,你坐享其成,小日子也能过得红火,何乐而不为。现在旧宾馆已经拆除,你总得把不让建的理由摆在桌面上,召集你们双方过来是本着双赢、互谅互让、利益平衡的原则和态度把问题解决了。如果你们非要走司法程序,从起诉立案、送达、答辩再到庭审,全部流程走下来至少需要几个月,你们算一下账,考虑一下其中的利与弊。”

    经过杨来法代表和法庭工作人员3个多小时的耐心调解和不懈努力,终于使双方达成了初步调解意见,吴先生同意郭女士在原宅基地上重新宾馆,郭女士也同意给吴先生增加经济补偿,这起纠纷得到了圆满化解。

    近年来,栾川县法院牢记司法为民宗旨,充分发挥“杨来法诉前调解工作室”的作用,以诉前调解工作为重要抓手,积极探索诉前调解的新经验、新做法。今年前4个月,该院诉前调解案件254件,在减轻群众诉讼成本的同时,节约了司法资源,方便了人民群众,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责任编辑:王雨潇    


 

 

关闭窗口